作者:鄒文律
刊登:《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8期(2020年9月):519-551
摘要:「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的創作風格多元,題材豐富,其創作已經積累一定成果,但學術界對他們的關注仍然相當有限。本文 關注「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說裡鮮為論者提及的面向——小說裡呈現的「自然連結」。
「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大都見證了香 港不斷通過移山填海來擴張城市空間,以及市區更新日益頻繁的年月。城市空間持續擴張,自然空間遭受越來越大的壓力。本文聚焦 於可洛和韓麗珠,以及陳志華、謝曉虹、李維怡、張婉雯等作家的小說,探析他們如何理解城市空間與自然空間之間的關係。
本文首先指出「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如何通過小說呈現城市空間與自然空間的此長彼消,以及城市居民因為長居高度人工化的城市空間而 失去自然連結。最後,本文將會探討「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除了對高山海洋等自然環境懷有「地方之愛」,還關心人類以外的物種 在城市空間的生存狀況,呈現了高度的「自然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