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 陳永傑博士(理工大學專上學院講師)
日期:5月28日(六)
時間:2:30pm
簡介
常言道香港不是駕駛的天堂,狹窄的道路、摸不著頭腦的速度限制、高昂的什費、泊車費以及席捲全球有增無減的燃料費,令香港駕駛者百上加斤。從殖民地以降,回歸祖國以後,為減少路面的車輛數量,從駕駛學習以致車輛購置關卡重重,稅項繁重,卻從不能磨滅汽車在香港個人成長、文化身份及國族認同的剪影。微觀上而言,由青春到後青春的疑惑,階級與性別身份的差異,都市空間的劃分與整合,與駕駛風格、汽車品牌、機械性、擁有權與象徵意義互為表裡。在宏觀上而言,汽車的生產與發展往往體現國家經濟與科技的硬實力,同時亦是想像國家的軟實力憑證。從”The West and the Rest”到今天的「東升西降」的爭逐,汽車的消費與品牌的想像有如地緣政治與消費文化的競賽,在香港文化認同的道路上你追我逐,風馳電掣。縱然曲折迂迴,起伏不定,亦不礙香港在汽車文化的道路上長驅前進。不論是咆哮中的引擎或嗡嗡作響的電動車馬達,沈迷手動變速的操控感或享受無段變速的閒適自得,在聲與色、動與靜之間,追尋香港道路上的文化痕跡。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HKGSHKU/posts/204841308201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