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術情報室

【徵稿】冷戰與華文文學

期刊:《中國現代文學》
客座編輯:張錦忠、魏月萍
截稿日期:2023 年 3 月底

摘要

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冷戰序幕揭開,美蘇各擁集團,分別聲 稱代表「自由世界」與「共產世界」,形成左右陣營。兩個集團除了軍事對峙外, 也展開文化、文學、電影·、藝術的意識形態之爭。在亞洲的「華語圈」(Sinophone Sphere),戰前即已形同對立的社會現實主義、現代主義、普羅文學、大眾文化、 中產階級美學、外來文化資本、本土色彩、僑民文學、鄉土文學等話語的文學場 域「發聲者」(addresser),在戰後的冷戰世界秩序中分別找到支持力量或贊助者(patron),執行各種文化計畫,包括出版文學雜誌、叢書、教科書、舉辦藝文活動, 以累積文化資本,鼓吹各自信仰的文學理念與價值觀。

這些文化計畫、文化行動或文學書寫對戰後五、六十年來的亞洲華文文學發 展影響深遠,既左右了文學與出版風貌,也形塑了文學傳播與文學史內容。如今 舊冷戰時代終了,新「熱和平」結構方興未艾,隨著各種檔案解密,相關文獻紛 紛出版,晚近學界對戰後亞洲華文文學的關注,也漸多聚焦於冷戰與華文文學的 關係。職是,《中國現代文學》擬於二〇二三年六月推出「冷戰與華文文學」專 輯,歡迎學者專家針對這個議題,在華文文學研究的範疇內撰寫研究或評論論文。

投稿方式:https://chinese-modern-literature.github.io/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