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Narrating Cold Wars
日期:2021年11月11–12日
主辦:香港浸會大學
摘要:
2021年是「冷戰」結束的三十週年,這場過去半世紀的超級大國之戰幾乎影響着世界所有角落。現在,則是美中之間的權力角力。是次會議會考察「冷戰思維」──由它所帶出來的國族關係之要重,到零和競爭的假設。是次會議會批判地檢視這些框架是如何在媒體和文化中被構成、流傳、動員和角力。
截止日期:2021年6月1日
題目包括(不限於):
- 三十年後重探「歷史終結」的說法;
- 作為冷戰後遺的當代新自由主義、威權民粹主義和社會抗爭;
- 超級強國的敵對及其對中小國的衝擊:美國霸權;美中競爭;中國的「一帶一路」;
- 中國對科技戰(包括5G)、全球疫症和其他當代議題的觀點;
- 軟實力、巧實力、銳實力
- (後)冷戰政治宣傳:新聞、紀錄片、電影、電視、社交媒體、視覺文化
- 冷戰語言:敘事形式、結構、用語、辭彙、視覺性
- 比較媒體系統與文化:「四理論」思維以外
- 冷戰學術之生產:學術與研究機構、研究計劃資助、學刊和學術出版、學科守門人
- 冷戰資源:檔案、回憶錄、間諜與秘密情報,以及它們的普及
- 亞洲(尤其是香港)在冷戰學術研究上的經驗與觀點
- 第三電影:冷戰暴力、種族屠殺、創傷
- 流行文化與歷史事件的重新想像
- 冷戰技術與日常生活之轉化
- 太空競賽與其他冷戰中人類成就之景觀 vs. 當代頹廢、力疲與絕望
- 核維度:軍備競賽、生態破壞、清潔能源、可持續性
- 複雜性:未來研究、敘說合理的未來、預想力與預想思維、彈性
- 戰爭遊戲、模擬、虛擬現實、機械學與視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