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術情報室

【論文】在創作與抗爭之間:論香港反修例運動之中的新唱作世代

作者:王樂儀

摘要

2019年2月,因為臺灣陳同佳案,在中共中央紀委的倡議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推動《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引發了六月初開始的反修例運動,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抗議。是次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大型的社會運動,當中策略眾多,展現了香港人的多元創意。除了遊行、靜坐,以及種種暴力抗爭,在當中各樣的策略轉化,音樂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透過深度訪談及文本分析,本文將以六位新進唱作人的歷程為主軸,探究兩個問題:一、他們在音樂與抗爭之間的創作經驗為何;二、他們的作品為香港帶來甚麼聲音與美學?本文除了豐富既有的音樂與社會運動的論述,特別呼應到音樂文化方面,關於意識形態與文化建構互相交織的關係;亦希望補充獨立唱作人在社會運動之中的真實經驗。

資料來源:http://routerjcs.srcs.nycu.edu.tw/issueArticle2.asp?P_No=67&CA_ID=783&fbclid=IwAR1FFITuJpSWN0o7DcS3I8PwZahh-I9orf-z3CeTUlsY8bXhTaxCYtBBwcQ

香港學術情報室

【新書】破解香港的威權法治:傘後與反送中以來的民主運動

作者: 黎恩灝

書介

  面對由威權邁向後極權管治的年代,香港人還有抗爭的選擇嗎?如果有,這條抗爭之路可以如何走下去?

  作者認為,所謂的「威權法治」,並不純然是中共社會主義法治移植的結果,香港的威權法治必須回溯到英國殖民時期的法律意識型態。中共是透過英殖時代遺留的法制,添上在新疆和西藏厲行多年的治術,延續了法律作為打壓異己的殖民治理。本書第一輯爬梳了香港「威權法治」的背景脈絡,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法律就是政治。既然政權以法律作為威權政治的武器,法律亦應是爭取民主和自由法治的場所,是抗爭政治的劇場。然而如何在威權下「光復」法治?反威權的民主運動,便是一途。第二輯「頑抗之年」便記錄了香港近年規模最大、觸發中共以國安法鎮壓香港的一場反威權抗爭──二○一九年的反修例運動(反送中運動),作者針對修訂逃犯條例本身的爭議、運動過程的警察暴力深入分析,以國際社運變遷的脈絡去反省這場反威權抗爭為香港帶來的危與機,並挑戰華人社會對「暴力」避重就輕、重責示威人士、卻迴避當權者使用暴力的思維。第三輯「民主之路」反思香港一直以來的民主運動和選舉政治,一方面從泛民抗爭之路省思傳統民主運動策略的得失,包括「寸土必爭」與「直接鬥爭」、「議會有用」與「議會無用」等等不同論述路線的角力;另一方面則借鑒國際經驗,分析主權國下的不公正選舉制度對香港民主運動產生的影響。

  壓迫是辯證的,雨傘運動後的威權法治,催生了反送中運動,令香港三十多年來由精英主導的民主化運動,一夕蛻變成全民出動、跨越地域的反威權抗爭。最終,這場逆權運動迫使中共強加國安法和民主大倒退的選舉改制於香港,同樣是一夕之間,香港的法治神話、民主之夢先後宣告幻滅。隨之而來的,是政權推動的司法迫害。港區國安法通過週年,香港面目全非。民主之夢告終,未來還有沒有民主運動?──作者提醒:莫忘個體的道德力量、庶民的抗爭、公民社會的凝聚力,往往是政治社會和政治文化變革的核心動力。我們要扣問的,也許不是抗爭之路何從,而是我們的人生路何從。我們有沒有這種視抗爭為自我修行的覺悟,時刻保持初心,暗中增廣見聞、交朋結友,以一己微末之力,在不足為人道的日常生活中稍稍衝出舒適圈,為因抗爭而受迫害的弟兄姊妹多行一步?──「做返啲香港人應該做嘅嘢」(做香港人本應做的事)或許就是一切的答案。

繼續閱讀 “【新書】破解香港的威權法治:傘後與反送中以來的民主運動"
香港學術情報室

【論文】分析Telegram上的抗爭動員:以2019年香港反引渡法案運動為案例

題目:Analyzing protest mobilization on Telegram: The case of 2019 Anti-Extradition Bill movement in Hong Kong

作者:Aleksandra Urman, Justin Chun-ting Ho, Stefan Katz

出處:Plos One, 8 Oct 2021

摘要

近年來,在線消息應用程式Telegram日益受歡,2020年底,每月活躍用戶數目已超過了Twitter和Snapchat。該程在2019-2020年對幾個國家的抗爭運動,包括白俄羅斯、俄羅斯和香港,至關重要。然而,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研究考察Telegram上的在線活動,沒有研究分析該平台在抗爭動員方面的功用。本研究考察2019年香港抗議活動,研究基於Telegram的動員,以填補現有的研究空隙。

本文旨在提供可用於研究Telegram上的抗爭活動動員和協調的方法學工具。我們也為粵語——亞洲稀缺資源語言之一——的計算文本分析研究做出貢獻,同時也為香港抗爭活動的學術研究和基於社交媒體的抗爭動員研究做出貢獻。為此,我們通過Telegram的API收集數據,結合網絡分析和計算文本分析。

我們發現,Telegram的網絡具有凝聚力,確保抗爭活動相關信息有效傳播。以Telegram傳播的內容主要是就未來行動的討論和與抗爭有關的現場訊息(即某些地區的警察分佈)。我們發現,Telegram網絡在每個月都由不同行動者主導,這表明沒有單一的領導者。此外,傳統的抗爭領袖——2014年雨傘運動中表現突出之媒體和公民組織,在網絡中的地位不如當時。最後,我們觀察到,2020年7月頒佈嚴厲的《國安法》後,Telegram的活動水平有所下降。有必要進一步調查,以評估這種改變的長期影響。

資料來源: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56675

香港學術情報室

大轉折:2019-2020香港運動全紀錄

摘要

在過去超過一年的時間裡 , 很多人都在問「香港究竟發生了什麼?」關於這個問題,數百萬名曾經湧現在街頭的人們可能都有不同版本的答案。

關於 2019 年爆發的「反修例」運動 , 官媒的定性及假新聞鋪天蓋地,儘管民間也有大量來自參與者、記者、學者貢獻的紀錄 , 但隨著運動的急劇變化 , 中文世界的讀者要穿透國家輿論機器的敘事、辨析海量的信息、理解運動的發展軌跡仍是非常困難。相信不少朋友心裡都有這些疑問:香港的運動是由一小撮激進份子搞出來的嗎?為什麼《逃犯條例》已經撤回了,示威者還繼續上街?為什麼運動能持續這麼久?「無大台」的運動是怎麼組織起來的?這是一個爭取港獨的運動嗎?2020 年運動還在繼續嗎?《國安法》對運動有什麼影響?

正因為想推進關於這些問題的思考和真誠的討論,我們在 2020 年的春天開始這個寫作計劃,梳理香港社會運動的歷史脈絡,以及〈逃犯條例〉所引爆的民主運動由2019年春天至2021年春天的發展軌跡。這本書著重系統性呈現運動的歷史脈絡、整體結構和發展歷程。受限於篇幅,這本書未能涵蓋所有細節,但有興趣了解更多的讀者可以查閱右側的媒體報導訪談、視頻二維碼及每章末頁的「延伸閱讀」。

本書分作七個部分:〈歷史脈絡與運動背景〉、〈「反修例」運動〉、〈「群眾協作」如何發生?〉、
〈抗爭在街頭〉、〈街頭抗爭背後的後勤網絡〉、〈街頭之外的抗爭〉、〈後《國安法》時代〉。

資料及圖片來源: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Y38Bx2Gig57nOfvyWLk6scKwEaz_MLcS/view?fbclid=IwAR3qhuPB8ql8d3q_DkJZhBN_OIkg_-QQLIdTSUWEaDb-XVjoJaL25Zd5Alc

香港學術情報室

2019及以後:反送中的抗爭和文化生產

題目:2019 and Beyond: Protest Practice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Anti-Extradition Bill Protests

日期:5月28日(五)
時間:上午10:00-12:30

所有人也是革命:香港抗爭詩歌(Everyone is a Revolution: Hong Kong Protest Poetry, Tammy Lai-Ming HO,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以宗教和遊戲對抗:華人宗教聚會(Resistance through Religion and Play: The Chinese Religious Assemblies, H.S. SUM Cheuk Shing, University of Chicago)

「遍地開花」:反送中運動的空間轉移和諸眾冒現(“Blossoming in the Neighborhoods”: Spat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Emerging Multitudes in the Anti-ELAB Movement, Chun Chun TING,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回應:Lai Kwan PA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持:Kiu Wai CHU (NTU)

資料來源:https://www.ntu.edu.sg/soh/news-events/events/detail/2021/05/07/default-calendar/hong-kong-uncharted-cultural-production-and-the-spirit-of-publicness?fbclid=IwAR2WUHgcIrzL6_KuzhJtoG0azgqfn8ohc3iMfR81FKvbD6K47ztQSWtcX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