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月28日
時間:晚上7:00-8:30(温哥華時間)
講者:文潔華
資料來源:https://cantonese.arts.ubc.ca/events/event/fashion/

題目:The Low Mays and the Transgression of Wo Lei Fei Fei
作者:Cheuk, Michael Ka Chi
出處:For the Culture: Hip-Hop and the Fight for Social Justice
資料來源:https://www.barnesandnoble.com/w/for-the-culture-lakeyta-bonnette-bailey/1139031436
日期:2月12日(六)
時間:下午2:30-4:30
主題
李展鵬,凝視姜濤:受傷的身體與惡夢的空間
趙雲,追星作為參與式文化?鏡粉的例子
李祖喬,在冷戰下深耕香港文化
題目:Cosmopolitanism, Vernacular Cosmopolitanism, and Sound Alignments: Covers and Cantonese Cover Songs in 1960s Hong Kong
作者:Hon-lun Yang
出處:
摘要
英屬香港雖然離冷戰中心幾千里,但它卻沒有遠離冷戰的影響。事實上,1950及1960年代,意識形態兩端之間的張力在本地化成實質而互相衝突的兩股政治力量,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聯繫的左翼和與台灣國民黨和西方有聯繫的右翼。香港的文化圈在眾多其他的建制之中,成為意識形態和政治的角力場。例如,本地的電影工業在資源和電影種類上也以左右為分界。「青春歌舞片」於1960年代下半葉冒現,被歸類為右翼,被視為廣受西方影響,不只是在類型的來源上,還有是電影的主題和音樂上。譬如說,不少用於這類型的歌曲是西方熱播的翻唱,亦即,它們的旋律配上了新填的粵語歌詞,並由電影的演員演唱出來……
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亞洲研究社公眾分享會
由梅艷芳到姚焯菲,香港流行音樂的情懷與樂壇有何變化?兩位亞洲研究講師同大家一齊唱、一齊傾!
日期:7月20日(星期二)
時間:3-4:30
Zoom:https://hsuhk.zoom.us/j/92525903721
資料及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AS.SSC.HSUHK/posts/447680067566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