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術情報室

【講座】希望機制與社會發展:以香港為例

日期:3月11日(五)
時間:下午3:00-4:00

摘要

由1960年電影《難兄難弟》中的對白「有希望就有辦法」開始,本次講座將回顧
戰後至今,希望機制在香港的不同發展。除了以「買樓」在1970-1990年代和2010
年代所帶來的不同希望作為主要例子,也會涉及希望機制近年的變化,包括與買賣
股票的關係。

講者:曾仲堅博士(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資料來源:https://student.intranet.hkmu.edu.hk/ers/prod/ERS_detail.jsp?eid=005511&lang=eng&mode=all

香港學術情報室

【論文】香港當代社會學知識之生產

題目:The Production of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Knowledge in Hong Kong

作者:Denise Tse-Shang Tang

來源:Journal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摘要

本文探究香港自九十年代擴展高等教育和增加學額以來,社會學之學術發展。自九十年代以來,不少學院升格為大學,而社會學系亦日見成熟。我試追溯社會學在教學和研究方向上在當下的情況,並以討論香港特定的重新定位下之未來發展作總結。過去英殖民地之社會學在當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下,不斷協調、推進和爭扎向前,中國大陸在此作為社會學研究之生產場域和產生不同方法之參照點。

資料來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ohs.12310?fbclid=IwAR1rDmv7z1v_raXp1TbhgMhRIYl3LoLktsMw_s8QU6hsPaBBWFYxjq2HszE

香港學術情報室

【論壇】為甚麼MIRROR、ERROR成為社會現象?

日期: 2021年6月18日
時間: 下午3時正
語言: 廣東話
媒介: Zoom網上直播
登記、論壇網址:https://hku.zoom.us/j/92679291307

主持:方偉晶教授(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

講者:
謝浩麟博士(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唐嘉汶博士(香港大學社會學系講師)
黄培烽博士(香港大學社會學系講師)

資料及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HKUsociology/photos/a.1753363514934364/2897059523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