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術情報室

【書會】英屬香港的政治審查制度:表達自由與法律(1842-1997)

題目:Political Censorship in British Hong Kong: 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the Law (1842-1997)

日期:11月3日
時間:下午4.30-6.00

主講:Dr Michael Ng

摘要

講者以檔案資料為基礎,質疑香港言論自由是英國法治的遺產這廣為接受的說法。講者新書表明,媒體和學校在殖民時期的大部份時間裡普遍受到審查,只是在英國統治晚期才得到解放,這使我們對香港如何在1990年代末成為倡導言論自由的城市的理解更加複雜。通過大量原始資料,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和司法獨立被揭示為英國的中國戰略的產物。講者表明,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香港的法律歷史深受中國與世界大國關係的影響。本書展示了香港的自由隨着全球政治變化的浪潮而漂移,為英國在香港的法律制度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資料來源:https://www.ntu.edu.sg/soh/news-events/events/detail/2022/11/03/research-events/book-talk-political-censorship-in-british-hong-kong-freedom-of-express-and-the-law-(1842-1997)-cambridge-university-press?fbclid=IwAR38ZOIakywOMQ-YmB1HurC3HWVruNoZSafgYyeagqyH8M298lL0fs9CF0k

香港學術情報室

【講座】奶茶聯盟:解殖的最後一波

題目:Milk Tea Alliance: The Last Wave of Decolonialization

講者:Professor Wasana Wongsurawat,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Thailand

回應:Professor Duncan McCargo,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Director of Nordic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Denmark

主持:Professor Julie Yu-Wen Chen, Professor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Helsinki, Finland

簡介:

一般認為,亞洲解殖是冷戰現象,歐洲殖民者在二戰期間,經歷日本佔領其亞洲殖民地,此屈辱後不情願又不可避免地放棄了宗主權。如此,戰後的前三十年裡,亞太地區出現了許多新的民族國家。

實際上,南海及其地緣的政治實體一直是該地區外部超級大國(殖民時代的大英帝國和二十世紀後半葉大部份時間裡的美國)的勢力範圍。隨冷戰結束,美國的影響力開始消退,而南海卻開始經歷崛起的中國的霸權侵佔。台灣在環球舞台上岌岌可危的獨立地位,感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日益加大的壓力,而香港曾受《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原則保障的自由,從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的最初幾年就不斷遭拆除。東南亞的民主化趨勢也遭受類似的挫折,泰國和緬甸重新回到軍事統治,重新採取嚴厲的措施鎮壓民主抗爭者。

2020年4月,台灣、香港、泰國和緬甸的網民中出現「奶茶聯盟」的在線民主網絡,是首個將這些地區年輕一代中長期存在、但難以啟齒的疑慮——中共對亞太民主化的共同障礙——表現出來的網絡運動。有史以來第一次,爭取台灣獨立、香港自由、泰國和緬甸民主化的鬥爭成為一個整體,它們因着超級大國對民主和人權的威脅——即中共在整個地區的影響——而聯合起來。「奶茶聯盟」對自由的追求是殖民時代的最後一項未竟事業,是亞洲早該進行的最後一波解殖。

資料來源:https://nias.ku.dk/events/milk-tea-alliance-the-last-wave-of-decoloni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