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術情報室

【學術論文】蒙面作為身份?香港2019年社會動蕩中的政治主體

論文:Mask as identity? The political subject in the 2019 Hong Kong’s social unrest

作者:彭麗君

出處:Cultural Studies, 9 Feb 2021

摘要:

本文考察香港2019年政治運動中抗爭者配戴面罩的重要意義。面罩代表着某集體的政治身份之餘,蒙面這行為本身同樣是個體的決定。香港抗爭者之所以配戴面罩,有其實際的功用:隱藏身份和防禦催淚氣,因而,面罩代表着抗爭者的實質掙扎。我會在本文中討論三種由面罩而來的主體:幽靈主體、法理主體和裸命。每種主體均可視為其餘主體的反面,但它們卻又是憑籍彼此來定義自身。面罩代表着無可攻克的「我」,同實鼓勵個體與同是戴上面罩的個體互聯。如此,面罩促使個體去了解他人的情緒、想法和信念。本論文同時闡明,當代社會運動愈趨「無大台」、愈趨由網絡世界而生之時,抗爭者反愈渴望團結和認同。

資料來源: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9502386.2021.188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