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3月13日(星期六)
時間:7:30pm-9:30pm
形式:ZOOM
主講:謝曉虹博士(作家,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副教授)
郭詩詠博士(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報名:https://forms.gle/hAz7oKPN1fpvbHLX9
查詢:黃小姐(2948-8597/hmiwong@eduhk.hk)
主辦: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
協辦:國立清華大學文論研究中心
日期:3月13日(星期六)
時間:7:30pm-9:30pm
形式:ZOOM
主講:謝曉虹博士(作家,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副教授)
郭詩詠博士(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報名:https://forms.gle/hAz7oKPN1fpvbHLX9
查詢:黃小姐(2948-8597/hmiwong@eduhk.hk)
主辦: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
協辦:國立清華大學文論研究中心
作者:郭詩詠
出處:《中國現代文學》第38期(2020年12月20日):45–72
摘要:
李維怡(1975–)是少數具明顯左翼立場,並以現實主義小說為基本創作形式的香港七十後小說作者。她一直嘗試以寫作介入現實,在展現香港基層市民、新移民及知識分子的生活面貌和想法之餘,更著重在各種現實限制中思考行動的可能。在2009 年出版《行路難》之後,李維怡的小說開始出現變化,它們雖仍保留著批判香港社會現實問題的傾向,但部份卻開始遊走於現實與幽冥,通過各種疑幻似真的靈異元素,勾勒出一個人鬼相雜的世界。她小說中的鬼魅雖已死去,但它們作為「現實」中的一員,卻依然能動地影響著事件的走向和發展。針對李維怡近年的轉向,本文選取李維怡少受關注的鬼魅書寫作為切入點,藉此探究李維怡的小說觀念和倫理世界。本文通過引入裴開瑞(Chris Berry)的「著魔的寫實主義」(Haunted realism)概念,分析李維怡鬼魅書寫的獨特性,同時結合盧卡契(Georg Lukács)的現實主義文論,考察李維怡鬼魅書寫和文學觀念所體現的現實意義和左翼思考,從而了解後九七香港小說介入本土社會的另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