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術情報室

【學術會議】香港的動蕩時代:文化生產與公共精神

日期:5月7-21日

簡介:

從雨傘運動,反修例運動、到《國安法》,香港正式進入前所未見的動蕩時代。城市的深刻改變不只是在運動爆發之際,如煙花般乍现在我們眼前。威權管治迅速逼近,人們對自由和民主的渴望日益迫切,同時日益自我禁言。日常生活充滿着存在主義式的焦慮與痛楚。而這些,或曲折或直白地,都表現在我城的文化生產之中。這個網絡研討會系列企圖回顧並記錄過去十年香港的文化生產趨勢:從逐漸成形的政治電影到為反抗電影審查而發展出來的社區放映實踐,從宗教式的感召動員、城市空間在抗爭過程中的創造性挪用,到文學對共同體、個人與集體身份的辯證、反思、與表述。這種種文化實踐,共同建立了一種對重新定義香港社會至關重要的公共性精神。香港正迅速駛進一片未知的水域,而作為一個社群,我們賴以涉水待渡的,只有這種我們念茲在茲,卻也日益壓抑的公共性。

節目1:後雨傘:文化邊緣化與基進化/5月7日

後雨傘電影;或香港新政治電影
香港的社群放映與另類觀映
《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以外的草根毛主義:香港抗爭的儀式、宗教與身份

節目2:2019年及其後:反送中的抗議實踐與文化生產 /5月14日

眾人皆革命:香港抗爭詩歌
以宗教和遊戲抗爭:華人宗教群體
「遍地開花」:反送人運動的空間轉化與冒現的諸眾

節目3:文學作為手段?——集體、公共性與身份 /5月21日

人民的詩學難:雨傘運動及其文學(2014-2016)中本土身份之論爭的政治
無為的共同體:後九七香港的文學空間和少數政治
文學公共性的追尋——香港70後作家對當代社會運動的書寫
社群與個人的辯證:後雨傘及反修例運動作品中的「群體」再現

資料及圖片來源:https://www.ntu.edu.sg/soh/news-events/events/detail/2021/05/07/default-calendar/hong-kong-uncharted-cultural-production-and-the-spirit-of-publicness?fbclid=IwAR0Dh0YMcbbry1uam-vYYEYjkO5i5NVwEVxQrJjoElSzyOowgtRfPpTiZSM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