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術情報室

【論文】躁鬱的城市:當代香港推理小說的社會性及其「雙重轉譯」

作者:黃宗潔

出處:《淡江中文學報》第43期(2020):239-273

摘要

在文學創作中,結合社會關懷的作品可說不乏其例。書寫社會議題可以透過非虛構寫作進行深入報導,但大眾文學做為一種相對「平易近人」的創作類型,若有心藉此喚起社會重視,或提示更多思考與觀看的角度,均不失為一種更能與社會對話的寫作形式。而香港近年因城市快速開發與局勢動盪帶來的不安定感,也充分展現在各種形式的文學創作上。有鑑於目前台灣對大眾文學的研究仍多以歐美、日本與本土作品為主,關懷觸角較少涉及香港;港台文學的交流研究,在大眾文學領域所累積的成果也有待繼續開發,故本論文將關注焦點集中在推理這個範疇,透過洛楓《炭燒的城》、陳浩基《13.67》,以及黑貓 C《崩堤之夏》等作品,分析在推理元素的包裝下,大眾文學如何成為一種折射現實、向香港以外(尤其是台灣市場)的華文讀者「轉譯」粵語及香港社會的渠道,又如何呈現出某種香港人的集體焦慮或寫作者的個人關懷,並藉此觀察香港當代推理小說的某種寫作趨勢。

資料來源: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8197469-202012-202102020002-202102020002-239-273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