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術情報室

【論文】分析Telegram上的抗爭動員:以2019年香港反引渡法案運動為案例

題目:Analyzing protest mobilization on Telegram: The case of 2019 Anti-Extradition Bill movement in Hong Kong

作者:Aleksandra Urman, Justin Chun-ting Ho, Stefan Katz

出處:Plos One, 8 Oct 2021

摘要

近年來,在線消息應用程式Telegram日益受歡,2020年底,每月活躍用戶數目已超過了Twitter和Snapchat。該程在2019-2020年對幾個國家的抗爭運動,包括白俄羅斯、俄羅斯和香港,至關重要。然而,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研究考察Telegram上的在線活動,沒有研究分析該平台在抗爭動員方面的功用。本研究考察2019年香港抗議活動,研究基於Telegram的動員,以填補現有的研究空隙。

本文旨在提供可用於研究Telegram上的抗爭活動動員和協調的方法學工具。我們也為粵語——亞洲稀缺資源語言之一——的計算文本分析研究做出貢獻,同時也為香港抗爭活動的學術研究和基於社交媒體的抗爭動員研究做出貢獻。為此,我們通過Telegram的API收集數據,結合網絡分析和計算文本分析。

我們發現,Telegram的網絡具有凝聚力,確保抗爭活動相關信息有效傳播。以Telegram傳播的內容主要是就未來行動的討論和與抗爭有關的現場訊息(即某些地區的警察分佈)。我們發現,Telegram網絡在每個月都由不同行動者主導,這表明沒有單一的領導者。此外,傳統的抗爭領袖——2014年雨傘運動中表現突出之媒體和公民組織,在網絡中的地位不如當時。最後,我們觀察到,2020年7月頒佈嚴厲的《國安法》後,Telegram的活動水平有所下降。有必要進一步調查,以評估這種改變的長期影響。

資料來源: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56675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