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打片的狂野極速

  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總是給人「爽快」的印象,不論是在劇情上,還是在畫面上,那種節奏感都是很獨特的。而這種「爽快」,或可以追溯至七十年代的武打片上。葉曼丰在書中指出,武打片的感官現實主義其中一個重要特色是速度。一般我們都只會認為,武打片的速度為着好看,為着力量,但是,作者則把這層感官連繫到香港社會中,指出武打片的速度與香港急速現代化和工業化有緊密關係。

  在現代社會中,時間是稀有資源,是生產中貴重商品,因此在現代人類的意識中會有一種「速度狂熱」(speed mania),配合着資本主義世界中之累積、競爭和爭取成就等意識形態。我們加速,就可以累積,就能夠競爭,就能夠進步。現代社會普遍認為,只要人類加速,就能帶來進步,因而一再加強機械化的生產速度,認為如此能夠帶來物質上的好處。

  在此時代背景中,六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出現一種新的時間性,剪接加速,動作加快,影片節奏也愈來愈快,而快,則漸漸被看成是賞心悅目。這種對加速渴望,使電影更感官化,這不難在新派國語武俠片潮流中看到。若要談我們在電影經驗到的速度,則需要把電影速度分成兩個層面看,一是敘事的速度,一是畫面的速度,兩者都會影響我們接收影像時的感受。

  作者指出,在武俠片片這類型中,為着加速,影片「傾向快速略過非動作場景,把焦點放在打鬥或其他動作場面上」,而「闡述劇情的場面(exposition scenes)通常會一筆帶過或直接跳過」。馬汀(Adrian Martin)認為這是所謂的「香港風格」,香港電影的創作,「不是以〔⋯⋯〕角色和主題等文學觀念或意識形態來推動,而是以抽象化的動作形式作為銀幕—感官(screen-sensation)來提供動力」。動作形式成為香港電影風格的重要元素,也是武俠片的重要組成部份,我們在諸如打鬥、追逐和其他動作場景中,能感受到它們所表現出來的快速感。

  其中的重要人物當然是李小龍。李小龍的速度令人吃驚,他的「李三腳」和快得叫人看不見的拳腳功夫,都深入不少觀眾的心裡。然而,作者認為,他所代表的「不過是其中一種速度:自然的速度,主要透過(受過訓練的)人類的身體來達成,與電影技術和特效所代表的科技速度相對」。談論電影上的速度,那就不能略過各種的電影技術和手法,像是減格拍攝、加強節奏和使動作更有動感的變焦,還有快速剪接等。而香港電影中手法上之快,快至一個地步使馬汀稱這種剪接為「崩解式蒙太奇」(disintegrative montage)。作者指出,我們在不少武俠片中,看到的「已經不是一個鏡頭,而是一格格畫格;可以說,鏡頭單位(shot-units)「崩解」了,取而代之的是畫格單位(frame-units)」。

  不過,還有一點需要補充的是,單純的加速並不會叫影像看起來更快。反而,快慢之間的節奏能令快者更快,慢者更慢,這就是鮑德威爾(David Bordwell)所說的「爆發/停頓/爆發」(burst/pause/burst)結構,「亦即於快速動作(和快速剪接)和減速(和增長鏡頭時間)之間交替,使影片整體的流動帶有強烈的節奏感」。

  我們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的香港武俠片中看到急速的敘事發展、減格拍攝、快速變焦推拉、快速剪接,賦予影像強烈的速度感。不過作者一再指出,電影感官加速這潮流實是「都市—工業環境擴展下經驗模式改變的癥候和標記」。因此,我們在當時的武俠片中發現之感官現實主義的再現模式,則同時可被視為時代對速度之狂熱的印記:有了資本主義和現代社會對速度之渴求,就有武俠片中愈來愈快速的強烈感官,武俠片因而記錄着現代生活中核心中的強烈感官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