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研究, 文化研究

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

手語譯者的育成書記 - webcover

書籍簡介 

結合十年經驗 從手忙腳亂走到專業
香港首本 手語譯者心路歷程全公開

  香港手語素受社會忽略,手語譯者的專業地位一直處於邊緣,培訓欠缺,本書正是要打開缺口,將手語傳譯的知識與經驗,紥根本土,推向華語世界。

  本書結合手語譯者陳意軒十多年的經驗,由本土手語歷史及聾人社群談起,深入譯者的實務工作準備,分享傳譯策略的思考,提醒譯者該有的道德修養,以及對譯者團隊的重要建議。本書既是行內人的深情分享,也是學習手語傳譯路上的教科書;既是一份從零開始、手忙腳亂的見證,也是對香港手語傳譯未來的期許。

  一天,手語的地位或會提升,譯者社群或可發展成有專業認證的工種,而在此之前,先讓本書成為打破聾人與健聽世界隔膜路上的踏腳石,成為打開香港手語發展新一頁的重要之門。

   

推薦語(按姓氏筆劃序)

意軒的文字,精要地道出我們聾人的文化和語言,以及聾人與健聽世界千絲萬縷的關係和角力。聾人日常找健聽譯者協助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傳譯工作到底是怎樣一回事,我們真的了解嗎?感謝意軒無私分享自己多年的傳譯經驗和反思,讓我們了解譯者的工作和心路歷程,也讓我們思考如何做他們的同行者。

──余安琳,聾人譯者、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聾人老師

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手語譯者入門,書中具體收錄了作者對手語傳譯的思考及反省、手語譯者的具體工作、道德修養,以及手語傳譯的實用教學和建議。這些真正需要被看見、體會,讓手語群體社會得到共融的認知和接納。

──林素然(Jenny),獨立聾人手語譯者、香港手語聖經翻譯協會行政主任

第一次認識Denise時,她才剛剛本科畢業。這些年來我們雖然共事的時間不多,但我在旁見證了她把最初對手語的好奇及興趣,逐步化成對聾人社群實質的投入、承諾和關懷。她是香港極少數擁有語言學、聾人研究和手語翻譯學術訓練背景,同時又熟悉香港及海外手語翻譯狀況的手譯學者。Denise 在書中分享了她多年在不同地方不同場景的翻譯經驗,以深入淺出的方法,把翻譯理論和實踐扣連在一起,她對手譯的自省和思索,非一般手語翻譯課程所能提供。我真誠向所有有志從事手譯工作的人推薦這書。這本書也適合所有在工作和生活層面上需要接觸聾社群的人閲讀。

──施婉萍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副教授

仍然記得意軒進行博士論文答辯的當晚,我在 Zoom 上看直播,感覺相當激動!意軒在全球唯一的手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是多麼驕人的成績,更是多麼難得的貢獻!

香港手語一直被忽略,未成為官方語言,手語翻譯員的質素、培訓乃至專業地位,一直處於邊緣,資源奇缺。以我所見,大部份手語翻譯員要付出相當大的個人代價,例如接受微薄的薪酬、克服巨大的工作挑戰、承受不必要的專業壓力等等。所以,選擇承擔起香港手語翻譯的學術研究之舉,需要勇氣,更需要一股堅毅的精神──意軒這樣做,將香港手語翻譯的經驗、歷史、成果,推向世界,打破聾人與健聽世界的隔膜,更為香港手語發展打開了學術研究的新一頁,實在了不起!

這本書的背後,是夢想、承擔、愛與連結,恭喜意軒,欣賞出版社的眼光,願更多人因這本書而得到啟發!

──陳美紅,前香港嶺南大學、英國Warwick大學翻譯研究教授

陳意軒著作令人喜出望外,她寫着作為手語譯者的心路歷程,看得津津有味。我對譯者背後的工作所知甚少,這書令我獲益良多。這書可以為你揭開手語譯者的神祕面紗。

──張倬豪,聾人導演

身為傳媒業者,接觸聾人社群十年有餘,都只是外人,對於他們的生活,媒體都只是一種representation(再現)。意軒從《我的聾人朋友》一書開始一直與聾人同行,融入社群之中,以熱情餵養譯者專業。此書從文化、語言、實例展現譯者與聾人之間的點滴,是真誠的再現,也是寂寞的自白。

──馮寶怡(耳仔 B),編劇/撰稿/製片

試讀〈代序、緣起、第一章〉

  

書籍資料

作者:陳意軒

編輯:譚以諾
審稿:潘頌詩、盧瑞華、余安琳、路駿怡、馮曉雯
美術設計:蘇瑋琳

版次:2022年12月初版
ISBN︰978-988-74162-3-4
頁數:280
定價:港幣$118

  

購買連結:手民網上書店
電子書:Google Play/Pubu/kobo/udn/HyRead/iRead/momo/mybook

  

作者簡介

陳意軒,香港人,旅居美國東岸華盛頓附近,以後者為家,前者為根。傳譯、寫字、讀書、 倡議,大概一直都做着somewhere in between 以上的事。想學習公民譯者(citizen translator)的含義,其理解可能是,以傳譯專業介入社會,從聾人事務去思索公義平等。英國布里斯托大學 Deafhood Studies 碩士,美國嘉路達大學手語傳譯博士,著有《我的聾人朋友》,譯著《聾童如何學習》、編著《有愛無陷——殘障者的情與性》。喜歡貓和烹飪。

手語譯者的育成書記 - cover

目錄

推薦語
手語譯者要有良知──代序(文/馮曉雯)

緣起
第一章:手語譯者,你是做甚麼的?
第二章:聾人是誰?文化、壓逼、身份政治
第三章:來談談香港手語
第四章:傳譯是一種妥協:怎樣準備手語傳譯工作
第五章:傳譯需要創意嗎?認識手語傳譯策略
第六章:手語譯者的道德修養
第七章:譯者身處的各種場所
第八章:我們是一條村莊:手語譯者團隊
第九章:手語譯者與錢的關係
第十章:手語譯者自愛的修養

訪問及報導

書評及文章

2023年2月4日:〈《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聽不見的香港手語〉,《開卷樂》。

書評及文章

2023年4月29日:黃詠思,〈與「疫」前行 除罩後的聾人世界〉,《論盡》。

2023年3月23日:豆比手語,〈【手語翻譯員丙證攻略】豆比的偽佛系準備大分享〉。

2023年3月2日:曾友俞,〈《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認識「他們」,讓「我們」更完整〉,《微批》。

2023年2月20日:曾繁裕,〈兩種讀法:《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或「健聽者的自我修養」〉,《微批》。

2023年2月8日:任弘毅,〈譯出一種平等:讀陳意軒《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微批》。

2023年2月2日:〈《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香港經濟日報.副刊》。

課程參考書目

Workshop on Translation (翻譯工作坊),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nd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Faculty of Humanities,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 有 “ 1 則迴響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