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研究, 文化研究

香城晚霞

香城晚霞 - webcover

書籍簡介 

  百年前香港人是如何過舊曆新年的?離島有間天后廟,門前的石獅竟是「番獅」而非「唐獅」,何解?香港曾經爆發霍亂疫症,弄致經濟蕭條,時人竟想到請譚公遊街驅疫,這「譚公」何許人也?已故掌故大家吳昊教授的遺作,老香港掌故系列,細說香港原來好鬼正!

   

推薦語 

《香城晚霞》有一些談香港街道的文章,尤其可觀。〈港九街道比較〉一文略比港九地理環境,對香港地貌熟悉者想必同意。〈街道改名奇趣〉真是妙文,吳昊談到德忌笠街與德己立街的分別,舒潦濤街改名信德街,梨雲道改名露明道,佑福街改名繁華街的原因,諸如此類,加上〈柴灣改名「翠灣」〉等文,都是奇趣的街名掌故。

──鄭政恆(摘自《虛詞》)

  

書籍資料

作者:吳昊

出版社:次文化堂
出版日期:2021年7月
ISBN:978-962-992-478-2

定價︰HK$78
發行價:HK$54.6

buy_text

作者簡介

吳昊(1947–2013),香港掌故王,這方面的出版包括博益出版的《香港老花鏡》(1986)和《懷舊香港地》(1988)等,2001年移師次文化堂,推出「《老香港》系列」共八本:《歲月留情》(2001)、《爐峰述異》(2003)、《太平山下》(2004)、《天堂春夢》(2005)、《人海微瀾》(2007)、《鏡繪浮生》(2011)、《逝水無聲》(2012)、《我城碎影》(2012)。今再添四部。

香城晚霞 - cover

目錄

《老香港》系列序言/吳昊
出版前言/彭志銘

三大跳蝨市場
「合理利潤」源起
百年前過年盛況
外圍狗馬
學費負擔沉重
七十二家私校結業
創紀錄風災
集團結婚之初
抬轎的年代
買金和炒金
貼街招的年代
萬金油花園
虎豹花園
初有溜冰場
琳瑯幻境
天后廟前洋獅子
普慶與華光落難
積三年老婆餅
製香業消失
私塾或學校
香煙檔過萬
避債年關
拜年與團拜
新春行大運
「樓花」的創始
一九三零年始創舞廳
十萬青年致謝信
東南亞影展在港
沉睡的茶菓嶺
招商承辦賭業
譚公遊街驅疫
痲瘋療養院
買鞋過新年
平民屋政策
小官員擺大架子
最早的洋遮廠
港九街道比較
街道改名奇趣
古有「大官塘」
大角咀填海區
淺水灣原名「抗敵灣」
柴灣改名「翠灣」
大欖涌村與水塘
皇后像廣場滄桑
香港雪糕小史
街頭買賣電匯
開發周公島
從前的赤柱村
二伯公廟傳說
太平山名稱多
明渠改建為暗渠
小廣告的「天地」
奇靈里與車仔館
粉紅色炸彈
苦力世界
住在「白鴿籠」裏
第一個電話
一九零零年香港
一年一度月份牌
荃灣大罷工
炒股「第二春」
股市下午停開
廟宇競投激烈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